山東大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
電 話:0635-8880924、8881924
手 機:15006373435、15006371727
郵 箱:2641634942@qq.com
聯系人:鄧先生
地 址:山東聊城開發區工業園
渭南掘金煤層氣 中石油冀望拿到對外專營權
渭南掘金煤層氣 中石油冀望拿到對外專營權
繼中石化公布了其非常規能源計劃之后,中石油也在公開場合表達其稱霸煤層氣領域的雄心。
“雖然我們成立不足半年,但我們的工作進展非常快,今年我們的產能建設就能達到5億立方米/年,探明儲量將達1000立方米”,2日,中石油煤層氣責任有限公司代表李小軍在亞太非常規天然氣(煤層氣)國際會議上稱。
一說法是對中石油煤層氣責任有限公司總地質師李景明講話的詮釋。講到中石油煤層氣發展趨勢,李景明列了一個中國煤層氣探明儲量快速飛升的表格,并稱“中石油的情況就是中國的情況”。
事實上,中國煤層氣行業,歷經10多年的發展,2008年全年的產量也僅為5億立方米,探明儲量也僅為1180立方米。
“從資金和技術角度來說,中石油的確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實力”,中國最大的煤層氣生產商晉煤集團一位與會人士說,“但產能和產量是兩個概念,由于市場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問題,中石油的產量能達多少,這很難說。”
深耕第二戰場
上游資源是能源企業的必爭之地。據中石油官網數據,2007年底,中石油以212.24億當量桶總儲量,在中國位居第一,在全球僅次于埃克森美孚位居第二。其產量也雄踞中國榜首。據其年報,2008年中石油原油產量8.707億桶(大約1.244億噸),是排名第二的中石化的三倍。
但在煤層氣領域,中石油的產量還不及晉煤集團的1/5。據晉煤集團提供的數據,2008年該集團地面抽采煤層氣3.76億立方米,約占全國的75%。
“中國煤層氣資源相當豐富,煤層氣將是中國常規天然氣的重要補充和代替”,國土資源部油氣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車長波說,如果加上1000米以下的煤層氣資源,中國的煤層氣儲量比天然氣還要多。
“之前,中石油在中聯煤層氣公司只有50%的股份,沒有完全的主導權,所以業務進展得很慢”,與中石油有煤層氣合作項目的亞太石油人士說,“不過今年的情況恐怕就不一樣了。”
去年秋天,中石油協議從中聯煤層氣撤出其擁有的50%股份,并帶走29個煤層氣礦泉區塊,總面積達2.1萬平方公里。
據李景明介紹,中石油煤層氣責任有限公司僅在不到半年時間,已在陜西韓城地區收集煤炭鉆孔400余口,完成二維地震703公里,完成35口煤層氣井,在可供煤層氣勘探開采的4350平方公里中探明含氣面積42平方公里,地質儲量51億立方米。
韓城地區位于陜西渭南市境內,屬于鄂爾多斯盆地。鄂爾多斯與沁水一同被國家列為煤層氣開發利用示范基地。
但鄂爾多斯的煤層氣開發利用遠遠落后于沁水。據李景明提供的數據,截至2008年底,沁水盆地的煤層氣井數約2000口,占全國總數的80%。
據介紹,中石油煤層氣責任有限公司此番進軍煤層氣將繞開沁水盆地,工作主要在韓城所在的鄂爾多斯盆地、新疆的準噶爾盆地進行。
按照每口單井2000方/日計算,建設5億立方米/年的產能需要打井685口。如果685口都建在鄂爾多斯盆地,那么意味著這一地區的煤層氣井在一年之內將達沁水盆地的一半,有趕超沁水盆地之勢。
專營權懸念
晉煤集團與會代表李國富認為,5億立方米/年的產能容易實現,但5億立方米/年的產能并不等于5億立方米/年的產量。
據悉晉煤集團已具備6億立方米/年的煤層氣地面抽采能力,但2008年的產能利用率只有63%,而煤層氣的利用量更少,僅為1.59億立方米,不足生產量的50%。
“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煤層氣開發潛力較大的地區缺乏可利用的天然氣管線,這就使煤層氣生產區域與市場脫節,市場需求不能對煤層氣的開發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,并且增加煤層氣的開發成本和風險”,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王明壽道出了中國煤層氣的尷尬。
煤層氣與天然氣成分相近,在發達國家,煤層氣通過現成的天然氣管線輸送給下游用戶。
“我們正在加強基礎管線和煤層氣處理設施的建設”,李國富介紹,山西地區已建在建的管線有晉煤集團西區煤層氣東送管道、胡底-李莊、岳城-李莊、鄭莊-李莊和鄭莊-沁水煤層氣管道項目,晉城-長治輸送管道已在山西省發改委立項。
然而,中石油在管線方面的優勢無人能及。西氣東輸管線從新疆通往上海,西氣東輸二線通往廣州、香港,此外西氣東輸三線、四線也均在規劃之中,中石油相關人士曾向本報透露,西氣東輸6線都已見雛形。
“只要下游市場有需要,中石油的煤層氣肯定不缺市場”,一位接近中石油煤層氣高層的業內人士表示,該公司計劃未來準噶爾盆地50%的煤層氣產量都將經過天然氣管線輸送到東部地區。
事實上,山西地區,與西氣東輸管線相連的煤層氣管線也在修建當中。據悉,這條管線全長35公里,輸氣能力達30億立方米/年。
但市場銷路并不是煤層氣面臨的唯一問題。山西煤層氣協會一位與會人士認為,中石油在煤層氣方面的投資會“相機行事”。
按照200萬人民幣/口井的投入計算,685口井需資金13.7億人民幣。
“對于中石油來說,資金不是問題。但沒有名分的投入,中石油會不會不假思索,這就很難說”,上述人士介紹稱。
據了解,雖然中石油已從中聯煤層氣公司中撤出,但其分家的資產還未得到相關部門的評估,尤其是一些對外合作的區塊。從現行的政策來說,中石油還沒有對外專營權,對外合作還沒有“名分”。
原本,煤層氣對外專營權僅授予中聯煤層氣一家。但兩年前,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修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》的決定,將原《條例》第三十條修改為:“對外合作開采煤層氣資源由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、國務院指定的其他公司實施專營,并參照本條例執行。”
但迄今為止,國務院還未指定其他的公司專營煤層氣。“中石油肯定能拿到對外專營權,但什么時間,不好估計”,上述人士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