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大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
電 話:0635-8880924、8881924
手 機:15006373435、15006371727
郵 箱:2641634942@qq.com
聯系人:鄧先生
地 址:山東聊城開發區工業園
災后重建:鋼鐵企業做好準備
災后重建:鋼鐵企業做好準備
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震驚世界,也牽動著數百萬鋼鐵人的心。隨著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推進,過渡房建設、災后重建和應對地震帶來的長期影響等問題開始擺到我們面前。如何做好保障,在重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,是鋼鐵企業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保障過渡安置房用鋼是當務之急
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1次會議明確要求,要用3個月的時間在四川地震重災區建設100萬套過渡安置房。其中,第一批25萬套,要在6月份完成。此后,過渡安置房建設期限一再提前,截至發稿時,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要求是在8月10日之前完成全部100萬套過渡安置房的建設。
過渡安置房用鋼主要是彩涂板(或鍍鋅板)和
首先,現有的國內彩涂板供應量與突如其來增加的需求量間確有一定缺口。但是,目前國內彩涂板產能利用率不高,產能遠大于統計產量,一旦需求上漲,很多生產線都有能力增加產量來滿足需求。
其次,彩涂板市場面臨漲價的壓力。彩涂板市場作為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,市場參與者眾多,而且缺少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廠家。目前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單位中彩涂板產能最大的是寶鋼(81萬噸/年),其次是武鋼(36萬噸/年)、鞍鋼和沙鋼(30萬噸/年)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何穩定市場價格,同時保障過渡房建設用材的供應成為重要問題。5月25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緊急通知,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加強救災帳篷、過渡安置房及生產用原材料價格監管,努力穩定價格,為滿足災民生活需要做出貢獻。根據通知要求,對過渡安置房生產用鋼板、鋼帶等主要原材料,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等辦法穩定價格。一旦市場漲價壓力凸現,有關部門將采取限價措施。還有專家提醒,兩個多月的緊急需求期過去之后,市場有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,如何維護市場的穩定,同樣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考驗。
再次,鍍鋅板供應也面臨一定的壓力。無論是否經過彩涂工序,鍍鋅板供應的壓力是沒有區別的,都是每月增加15萬噸。2007年,我國鍍層板產量為1755萬噸,2008年1~4月的產量是573萬噸,平均月生產水平在150萬噸左右,其中還包括一部分鍍錫板(約十幾萬噸)。鍍鋅線同樣存在市場總體開工率不高的情況,滿足每月增加15萬噸的市場需求應該不會有很大問題,但市場價格同樣存在上漲壓力。
最后,上游基板供應也將受到影響。由于熱軋、冷軋產品用途廣泛,在市場需求拉動下,短期內生產將向涂鍍產品集中,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將比較復雜。但是總體來看,滿足市場需求應不成問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要滿足災區需求,100萬套過渡房仍然不夠。在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第9場新聞發布會現場,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陳克福表示,現在有150多萬戶房屋倒塌,現在建設100萬套簡易房(每套安置3~5人),“還需要更大的量”。因此,專家提醒,涂鍍板生產廠家對市場需求的增長要有所預期和準備,為過渡安置房保質保量及時到位做好保障。
據了解,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正在積極協調,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確保鋼材供應。有關專家建議,對抗震救災用鋼應采取國家采購,以便快速有效調度。
全方位支持災后重建鋼企義不容辭
汶川大地震的影響波及到1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域,涉及3000萬人口。災后大量的基礎設施和住宅需要建設、修復。所有這些建設、修復工程,都需要使用鋼材,而且涉及到相當多的品種。在四川以及周邊的陜西等省,部分鋼鐵企業的生產受到了震災的影響。因此,全方位保障災區重建所需鋼材的供應是鋼鐵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目前,建設部、交通部等有關部門已經在災區進行地震損失調研,對住房、路橋等基礎設施損毀情況進行統計。截至5月23日的消息,據不完全統計,地震已造成嚴重損壞房屋593.25萬間、倒塌房屋546.19萬間,數百萬人無家可歸。重災區一些鄉鎮和綿陽北川縣城等被夷為平地。地震造成公路、鐵路、橋梁、電力、通信、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廠房嚴重損毀。僅阿壩州一地,就造成公路受損6043公里(其中,國省道1841公里、農村公路4372公里),橋梁損毀796座(其中,國省道126座、農村公路670座),另損毀電站130座、變電站15座、開關站3座、輸電線路1638公里。
多位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示,由于地震損失目前仍沒有確切統計,而災后重建規劃尚未出臺,重建工程量和建筑標準仍不明確,難以準確估量重建用鋼數量。根據目前的數據粗略估計,僅住宅建設用鋼需求就將達到1500萬噸以上。另外,路橋重建和修復、城市水電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廠的重建,包括重建所需的大量施工機械制造等,都需要大量的鋼材。
同時,重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唐山地震后,簡易城市存在了10年時間。日本阪神地震后,從避難場所、臨時住宅、街區恢復到生活重建,也耗時近10年之久。中國已經今非昔比,四川重建花費的時間肯定會短,但也不會少于3年時間。在這樣一個較長的周期中,幾千萬噸的鋼材需求不會對市場供應產生重大的壓力。
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,今年以來我國鋼鐵生產增長趨緩,而第二季度因奧運會導致的鋼鐵限產有可能使鋼材供應進一步緊張,因此,災后重建引起的鋼材需求增加會加劇這種緊張形勢。對此,有關專家分析指出,今年以來出現的鋼鐵生產增長放緩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:一是國家加大力度推動淘汰落后,一批落后產能退出市場,這些產能的退出是剛性的,也是必須的;二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,鋼鐵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,一些高成本生產企業采取了限產措施,但產能時刻盯著市場準備釋放。可以看出,如果需求繼續增加,鋼鐵產能的釋放應當能夠滿足市場要求。
綜合調研情況來看,由于重建周期長,我國鋼鐵工業規模巨大,從總量上滿足重建需求應無問題,也不會對鋼材市場造成重大影響。
鋼鐵應在災后重建中發揮更大作用
專家表示,災后重建肯定需要大量鋼材。滿足量的需求固然重要,但鋼鐵工業應當在災后重建中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。
近日,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決定成立災后重建規劃組,要求首先做好規劃。重建規劃總體方案要包括城鎮體系規劃、農村建設規劃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、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、市場服務體系規劃、防災減災規劃等。據了解,目前,建設部、交通部、社科院、國開行、各大專院校等有關部門都在進行災后重建方案的研究工作。
日本阪神地震、我國唐山地震的重建都花費了10年左右的時間才基本完成。按照我國建設過渡安置房的要求,過渡房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,據此估計,有關部門對重建周期的預估大體在5年以內。要在這樣一個時間段內妥善解決“7個規劃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要求,問題復雜,難度很大。有鑒于此,專家推薦重建中多考慮鋼結構建筑。鋼結構住宅工期比相應的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縮短1/3~1/2。建設周期短,可以大大增強重建過程的靈活性和效率。
對路橋等基礎設施的重建,鋼鐵亦有可為。地震中損毀了大量公路、鐵路、橋梁。這些基礎設施的修復、重建,既要保障進度,還要考慮抗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。近年來,鋼鐵材料在路橋建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,并且具備了一些獨特的優勢。如何發揮這些優勢,使鋼鐵在災后重建中發揮更多、更大的作用,應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
鋼鐵工業不但要在用量上滿足災后重建的需求,維護市場的穩定,同時也要在品種質量、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,為災區重建工作進行得更好、更快、更經濟、更環保做出貢獻,幫助災區人民早日安居樂業。
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級將成為新建、改建項目的重要因素
我國地處兩大地震帶———歐亞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之間,是一個地震活動頻度高、強度大、震源淺、分布廣的國家。1900年至上世紀末,中國死于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。而在地震中的人員傷亡,絕大多數是建筑物損毀造成的。
在此次抗震救災中,我國政府高度顯示出以人為本的理念。在災后重建中,這一理念也會貫徹始終,而且不僅局限于災區的重建。可以預見,在全國范圍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,將成為今后新建、改建項目的重要因素。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級,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多用鋼鐵。
因此,鋼鐵將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,既保障抗震能力達到要求,又要在經濟性、環境保護等方面實現最優化。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,日本政府連續3次修改《建筑基準法》,把各類建筑的抗震基準提高到最高級別:除木結構住宅外,商務樓要求抗8級地震,使用期限超過100年。我國在唐山地震后,也大幅提高了建筑物抗震標準。
有專家建議,學校、醫院等公共設施,宜采用鋼結構建筑。我國學校由于班級較大,要求教室空間跨度大,教室內又不能有梁柱支撐,為了采光還要設置大量窗戶。這些都對建筑物的鋼結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此外,專家呼吁,有關部門應在重建中強制推行Ⅲ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