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大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
電 話:0635-8880924、8881924
手 機:15006373435、15006371727
郵 箱:2641634942@qq.com
聯系人:鄧先生
地 址:山東聊城開發區工業園
濟鋼集團第一煉鋼廠探求降本增效之道
濟鋼集團第一煉鋼廠探求降本增效之道
濟鋼集團第一煉鋼廠廣大職工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和壓力,積極探求降本增效之道,努力實現生產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、產品收益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兩大重點目標,打好市場翻身仗,全廠上下呈現出共克時艱、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。
換腦子:找準降本增效突破口
市場下滑使得鋼廠的利潤空間急劇壓縮,也迫使生產單位從過去的產量規模型向成本質量效益型轉變。今年2月份,濟鋼集團調整了成本目標計劃,全面打響降成本增效益的攻堅戰。第一煉鋼廠對生產工藝成本進行分析后認為,實現降成本的新突破,必須解放思想,轉變觀念,抓住關鍵環節,深挖成本潛力。從發揮新上CAS-OB精煉設備低成本優勢出發,這個廠成立了CAS-OB推進工作組,引導職工開動腦筋,集思廣益,對鋼種生產工藝路線和標準全面進行梳理,找準制約生產的矛盾點,并以此為突破口,最大限度地發揮CAS-OB精煉設備能力,降低LF精煉爐消耗,達到設備與鋼種的經濟運行。在這個廠CAS-OB作業現場,生產及工藝技術人員根據不同鋼種特點,記錄運行數據,調整工藝參數,一步步解決工藝試驗和生產中遇到的難題。
這個廠在充分測算成本、事故和質量損失等數據基礎上,制定并實施了以成本和事故廢品損失為考核指標的《績效考核辦法》,進一步增強了職工的壓力感,激發了大家的責任心。四月份,生產鋼28.24萬噸,合同兌現率達到100%,產品非計劃率達到了0.85%。
搭臺子:擴展降本增效新空間
結合濟鋼集團開展的“講責任、做主人”主題活動,第一煉鋼廠積極為職工發揮聰明才智搭建舞臺。以勞動競賽活動為平臺,他們把提升質量作為降本增效的關鍵點,重新修訂了方坯質量控制管理辦法,對生產組織、過程質量控制及鑄坯實物檢驗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。根據這一變化,方坯車間也進一步強化了對職工操作的管理和考核。在1號方坯連鑄機作業現場,崗位職工認真做著更換水口前的準備工作。撈渣條,換套管,每個步驟都有人準備,有人負責,緊張而有序。“每一個環節都影響鑄坯質量,每一項操作都關系到成本和消耗。”方坯丙班工長杜海渤解釋著嚴格職工精準操作的重要意義。
依托“講黨性,重責任,做先鋒”和“負責任,有作為,擔使命”實踐活動平臺,技術人員把工藝優化、產品優化和結構優化作為首攻目標,鞏固已有品種質量,穩妥推進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;管理人員發揮新上數據采集系統的效能,緊緊把握適應市場、調整結構、降本增效這個中心,探索建立數字化煉鋼生產管理考核體系,著力提高生產運行質量和科學管理水平;全廠黨員干部從鋼鐵料消耗、溫度命中率、鑄機鋼水收得率、庫鋼計量準確率等項目入手,分析變化趨勢,把握特點規律,加強工藝控制和銜接,穩定裝入模式,穩定轉爐操作,穩定鑄機生產,使降本增效工作延伸到了全員、全方位、全系統和全過程。
找點子:開啟降本增效智慧門
職工中蘊含著巨大的潛能。為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積極性,集聚職工的智慧,第一煉鋼廠開展了“金點子”合理化建議活動,圍繞設備檢修質量、備件配質量、各種介質能源消耗、修舊利廢及設備長壽運行等暢所欲言,大膽創新。全廠職工遵循用料最經濟、周轉最合理、銜接最緊湊、符合鋼種要求等原則,從混鐵爐鐵水分類儲存處理、鋼水冶煉、鋼包溫度控制、合金烘烤、出鋼過程的窄成份控制和精煉設備的匹配等方面,進行系統研究和科學匹配,全力以赴實現噸鋼成本的進一步降低。質檢車間爐前化驗班職工提出對廢舊坩鍋進行篩選,挑選出保持完整的坩鍋用于混鐵爐、鐵塊樣等對碳成分要求相對不高的樣品進行分析,經過一段時間對照,平均每月減少消耗坩堝6000余個,節約成本1200余元。
同時,這個廠從管理和系統運行質量上,進一步強化節電、節水和節汽等能源管理措施,加大煤氣回收量與蒸汽發電量,大力推進循環經濟,實現系統降成本。四月份,在平均日產鋼9413.35噸的情況下,這個廠發電量達到了93286KWH/天,而且全面完成了公司不斷調整的成本計劃,把降本增效工作不斷推向了深入。(